從成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銷售人員的那一刻開始,曹紀平扎根基層一線,一待就是25年。曹紀平的職業生涯,伴隨著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成功上市、高速發展,也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個人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對保險產品、尤其是對壽險產品的需求持續上漲。如今,站在嶄新的起點上,機遇與挑戰并存,而這位保險行業中的“追夢人”,走在他的“平凡之路”上,追求著下一個“不凡”。
曹紀平
開拓業務的“平凡之路”
1998年,曹紀平從送牛奶開始,踏上了保險銷售之路。這一獨特的經歷,也從側面展示出他展業初期的艱辛。曹紀平作為南方人,要在山東濟南開展業務,濃重的南方口音和基本為零的社會關系,成為了擺在他面前的兩大難題。在苦惱過后,他決定從最底層做起,通過幫朋友義務送牛奶和當地人交流來糾正普通話并打開人脈。
“那時候凌晨四點就要起床,把牛奶都裝好”曹紀平感慨道。在那幾年里,每天4:30起床裝奶,6點之前將牛奶送到每一戶人家,在過程中和當地人攀談了解大眾的保險需求成為了這個年輕人的日常。曹紀平也通過這種方式積累到第一批客戶。
在拿到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后,曹紀平又把目光投向了鄉鎮。“在城市敲門沒人理我,那我就去鄉鎮。”曹紀平說,當時的鄉鎮亟待保險知識普及。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他每天帶著幾位同事,一起下鄉宣傳保險常識,并收獲了第二批客戶。
隨后的幾年,他的客戶量源源不斷地增長。“金牌業務員”“山東省銷售冠軍”“全國銷售冠軍”各種頭銜也接踵而來,成為了曹紀平的代名詞。
用心經營的“服務之路”
“到今天,我做這行有25個年頭了,一直扎根在一線,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客戶。雖然被拒絕過,但得到更多的還是客戶的信任。”專業真誠的服務,是曹紀平說出這句話的底氣。25年的從業經歷,也讓他在不斷的探素中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客戶服務之路。
曹紀平走街串巷的經歷讓他發現,早年間不少受到市場主推的產品僅能解決一個年輕家庭的基礎保障問題,可一旦家庭頂梁柱出現風險,就會發生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所以,曹紀平站在客戶角度,將健康險銷售作為了自己的主要業務目標。“壽險是以人身風險為標的的金融產業,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關。因此我們更應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放在心上。” 曹紀平如此歸納自己的客戶服務理念。
不僅如此,為了讓大眾更好的了解保險,曹紀平印制了個人保險服務??侗kU資訊》,成為了行業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998 年,他剛做保險,就開始在拜訪客戶時給客戶送上自己用A4紙打印的《保險資訊》,向客戶介紹有關保險方面的知識。2002年,隨著曹紀平持續的學習和專業能力的提升,《保險資訊》也從薄薄的幾頁A4紙,升級成印制成冊的保險服務資訊???。這本雜志也成為了拉近大眾和保險的一架橋梁。
曹紀平常說:“做保險最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觀念,我把保險視為自己的終身事業用心經營。”24年的職業生涯里,他已累計服務客戶超5000余人,累計送出保障逾200億。
篤行不輟的“學習之路”
曹紀平從業的25年,也是中國保險業飛速發展的25年。在世紀初,我國全國保險公司年保費收入僅為2109億元,而如今,僅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一家的年度保費就超過了6000億元。
行業在飛速發展,大眾的保險需求也日新月異,想要不被市場淘汰,持續學習成為了必然選項。2008年以來,曹紀平先后在山東大學、北京大學進行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研究生學習,希望可以通過專業知識來武裝自己,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不僅自己要學習,曹紀平同樣也幫助團隊中的伙伴持續學習提升能力。在曹紀平看來,壽險市場空間仍然十分巨大,關鍵在于有沒有專業人員把合適的保險方案送到客戶面前,真正滿足人們對保險的需求。因此,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至關重要,他在2017年組建了自己的銷售團隊,雖然團隊直轄人力超400人,他仍認真負責的為團隊成員進行培訓輔導,答疑解惑,為的就是能讓服務能夠更加完善,切實為百姓民生織牢“保障網”。
今年,是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上市二十周年,也是曹紀平職業生涯中的重要節點。展望未來,他希望可以為更多的客戶送去更貼心的服務和保障,將保險愛與責任送去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