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近20年的中國保險專業中介,生于市場化浪潮,成長于經濟大發展時代。近3萬億的保費收入,2600家保險中介機構,有功也曾有過。當互聯網浪潮席卷而來,受沖擊的不止保險公司,傳統保險中介亦受其影響。未來,中國保險中介發展如何?中介監管又會怎樣?保監會中介部副巡視員施強從監管定調、風險防范、后端管理、新規出臺等方面娓娓道來。
他表示,保險經紀、公估人監管新規定即將出臺。市場準入條件將進一步細化,關于出資人方面,將以負面清單形式強化對股東合伙人的審查,并對股東的出資能力,合伙人的專業性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
另外,他還表示保險中介監管在放開前段的基礎上,切實關注后端,防止不符合條件、有風險隱患的機構進入市場。
以下為施強在“2018保險中介高峰論壇”上的發言實錄:
尊敬的副主席,在座的諸位朋友們,非常感謝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各家媒體共同搭建了這個平臺,今天有機會與大家分享保險中介領域政策改革創新的基本情況。當前,保險中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保監會1+4系列文件的部署,緊緊圍繞強監管,防風險,治亂象,補短板,服務實體經濟,推進保險中介監管的各項工作,努力服務好保險監管工作的全局。
中介監管定調:清理整頓市場,推進制度建設,防范市場風險,抓早打小
結合今天的論壇主題,我主要介紹保險中介監管領域改革和發展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清理整頓和開啟改革。2014年初至2016年初,保險中介監管開展了歷史上規模最大,面度最廣,動員全行業參與的保險中介市場的清理整頓工作,我們以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為抓手,突出問題,以風險為導向,開啟新一輪保險中介市場監管改革。在清理整頓后,保監會印發了《中國保監會關于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的意見》,改革意見全面規劃了中介市場深化改革的目標、原則、任務,將完善準入退出管理,鼓勵推動變革創新,強化自我管控,加強監督管理,注重行業自律,加強信息披露等列為重點的工作任務。對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期的保險中介監管工作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在業務層面,總的來說,保險中介監管主要圍繞建章立制,風險防范,要素市場建設這三項重點工作。這三項工作是內在統一、互為促進的,保險中介市場的有效運行,需要在政府的監管、外在約束下發揮市場自主調節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這需要以完備管用的制度規章作為基礎。
第二,穩步推進監管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既是前期清理整頓、化解風險的成果,也是正本清源、深化改革的過程,總的思路是以保險法為統領,針對保險中介市場的三種人,三類業務分門別類制定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的監管規定,提高規章的統籌性,通過制訂這三部規章,實現從過去管機構,管批設,到將來管人,管行為的轉變。這是保險中介發展與監管的頂層設計。目前,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和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基本完成了法定程序,預計很快將正式頒布。
第三,切實防范加強保險中介市場的風險管控工作。保險中介市場體系龐大,構成復雜,形成問題風險內生因素比較多,當前跨市場、跨領域、跨產品經營越來越普遍,風險防范工作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保險中介監管對保險中介市場的風險隱患始終保持高度的警覺,切實強化上下一體、左右聯動的工作機制,堅持抓早打小、露頭就打的原則,確保發現一起、查出一起,把風險消除在苗頭階段。
風險管控:打擊保險中介非法集資,嚴控互聯網保險中介備案
一是嚴厲打擊保險中介機構非法集資和傳銷行為,清醒認識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復雜性,高度警覺保險中介變相從事非法集資、傳銷,對個別地區、個別機構的風險苗頭做到迅速反應,舉一反三,系統聯動,綜合采取包括召開風險處置會,部署全面檢查,現場督導調研等多種形式及時處置。
二是嚴密嚴控互聯網保險中介的風險,對互聯網保險中介的備案提出嚴格條件,及時糾正不當行為,嚴格防控不發生系統風險、違紀違規行為和系統案件。
致力于管住后端:防范有風險隱患機構進入市場
當前,以簡政放權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日益深化,保險中介監管在不斷放開前端審批的事項下,致力于探索和實踐如何管住后端的具體措施。這兩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續嚴格經紀代理人的業務許可,我們下發了中國保監會關于做好保險專業中介業務許可的通知,對股東出資的自有真實合法以及注冊資本金托管事項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引導社會資本理性有序地投資,切實防止不符合條件、有風險隱患的機構進入市場,經統計,2017年我們共核準了25家保險中介機構經營業務,其中不乏有大型國有企業、互聯網巨頭以及保險公司等加入進來。
二是積極推進保險公估業務備案,為了解決保險公估監管由審批制到備案制的順利轉接,針對股權變更、人員資質、資金監管等一系列問題,以資產評估法為依據,積極推進評估措施,6月份下發了《中國保監會關于做好公估業務發展備案和通知》,明確分級備案管理,營運資金托管等政策要求。同時,針對市場上資格證書,營運資金托管和股權機構調整等比較突出的三類問題專門下發了明確要求。截至目前,311家公估機構的備案工作已經完成,同時我們通過了新設立公估機構的備案申請。
三是有效夯實兼業代理行政許可,我們對兼業代理實行監管,分為銀行類和非銀行類,針對銀行類有關事項的通知,實現了對銀行業兼業代理機構從網點的審核到法人機構審核的改革,實現了銀行法人和省行的管控責任,同時督促保監局及市場主體完成銀行類兼業代理機構、法人持證和營業網點的登記工作。
保險經紀、公估人監管規定將出臺:經紀機構實行先照后證,加大保險公估虛假處罰力度
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還將做進一步的修訂完善,我這里先提前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即將出臺的保險經紀,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的部分內容。近期保監會將會在官網通過發表完整準確的解讀信息。此次修訂的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管理規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特點。
1、細化準入條件,規范市場退出,主要體現在:
一是加強出資人的管理,以負面清單形式強化對股東合伙人的審查,并對股東的出資能力,合伙人的專業性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
二是對資本金托管、公司治理、內控細化要求,夯實公司運營基礎。
三是優化工作流程,經紀機構實行先照后證,優化申請和報告流程,公估機構實行備案和公告流程。
四是實施分類管理,保險經紀公司、保險公估公司都將劃分為全國性機構和區域性機構,鼓勵根據資本實力和經營優勢精耕細作、特色經營。
五是規定退出情形,形成優勝劣汰,進出有序的生態系統。
2、落實簡政放權的要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一是對保險經紀,保險公估的分支機構進行備案管理,列名備案條件,介紹合規情況,簡明合規流程。
二是明確審計公司的管理責任,確保保險經紀、公估機構健全治理架構,合規高效運營。
三是引入職業登記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的信息真實性,加強職業教育。
四是加強屬地監管和行為監管,守住風險的底線。
3、抓住關鍵環節,規范經營秩序。
一是保險經紀人可以從事保險經紀業務,明確保險經紀人應當按照保監會的規定,開展互聯網保險經紀業務,規定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須具備法定的條件,規定保險經紀人與保險公司解付保費,支付傭金的具體事項。
二是明確保險公估從業人員從業禁止行為,加大對出具虛假報告處罰力度,對公估程序進行細化。
三是加強消費者保護,保護委托人和相關當事人的信息安全。
展望:將成立全國性保險中介行業組織,發揮自律職能
總體上看,保險中介市場的發展是平穩的,截至到2017年第三季度,全國共有保險中介集團5家,全國性保險代理公司223家,區域性保險代理公司1549家,保險經紀公司483家,保險公估公司336家,全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1936家,開展相互代理的保險機構法人機構57家,共實現保費收入26837億元、人身險保費2199億元,同比增長了24.5%,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7.6%。其中兼業代理渠道,專業代理渠道和營銷人員渠道占比分別是38%、7.8%和41.8%。
展望未來,保險中介監管將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繼續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監管理念,深化推進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風險,深化行業改革的三大任務,推動保險中介發展與監管更加科學,更具效率,更有活力。保險中介行業要正確地看待自身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化危為機,主動作為,深入探索,找好定位,把握保險中介的中立、專業這兩個核心本質,回歸本源,深化改革,在提升保險能力中提升自身的價值。
根據改革意見的部署,未來全國性保險中介行業組織將發揮自律職能,搭建各類市場要素平臺,推動保險中介行業協同創新和聚力發展,保險中介行業可以依托行業平臺,互助自律,共享資源,協同創新,共同發展。
最后,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